中國鏢局位于平遙古城南大街61號,是明末清初鏢局的舊址,主要介紹中國鏢局發(fā)展史,以及在明清時期,中國有名的十大鏢局、十大鏢師和走鏢過程中的軼事趣聞,尤其為研究形意拳、長拳、彈腿、長槍、套路等武術(shù)門派的發(fā)展,提供了一些實物資料,有一定的研究參觀價值。
那么,開鏢局需要些什么條件呢?在古代,做鏢局生意要有三硬:一是在官府有硬靠山;二是在綠林有硬關(guān)系;三是在自身有硬功夫,三者缺一不可。
如果用今天的保鏢公司來對比,也是一樣的有三硬:一是在工商局注冊備案,成為合法公司;二是老板要身家清白;三是招聘的私人保鏢要有專業(yè)技能,同樣三者缺一不可。
中國是很講究情義的國家,這也正是古時候開鏢局為何有三硬的原因。古時候開鏢局先要打點當(dāng)?shù)嘏_面上的人物,下帖請官私兩方有頭有臉的朋友前來捧場,這個叫亮鏢。若是關(guān)系不夠,亮不了鏢,往后生意必然難做;若是人緣不佳,亮鏢時有人踢場,手底下的鏢師沒兩下子功夫,那鏢局干脆關(guān)門算了。亮鏢沒出事,鏢局才算立住了腳,但能不能出人頭地,則要看第一次買賣頭趟鏢是否能打響名號了。這也就是如今保鏢公司以及客戶看重的聲譽了。
鏢局的組織包括鏢局主人、總鏢頭、從事保鏢工作的鏢頭和鏢師、大掌柜、管理雜務(wù)的伙計和雜役。
鏢局主人講的是人面廣、關(guān)系好;有錢有勢,打出旗號黑門檻的(黑道人物或是綠林好漢)不敢招惹,萬一出了事擺得平官府,鏢被劫了賠得起銀兩。大掌柜講的是眼明心細(xì)算盤精;看貨不走眼,估價不離譜,上下里外該打點的絕少不了,該開銷的絕不浪費。至于總鏢頭,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,不是本身藝業(yè)驚人,就是退休名捕之流。
而鏢車上所必不可少的就是一面小旗幟——鏢旗。走鏢時,一般在半路上是難免會遇到一些強盜劫鏢,而這些強盜竊案劫鏢時要看一下小旗幟,如果是厲害師傅保的鏢,他們是不敢輕易下手的,久而久之這個小旗幟就成了鏢師出鏢的標(biāo)志了。
至于鏢箱,大多是榆木圪塔制作的,像這個箱子的本身重就有七八十斤 。鎖采用了最先進的防盜暗鎖,在當(dāng)時只有大掌柜和二掌柜兩把鑰匙并起來才可以打開的,起到一個防貪污的作用。鏢箱,有水上用的,也有旱路用的,旱路的可以抬著,有的需馬馱,至今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。
總體來講,不論是開鏢局的三硬,還是鏢局的營業(yè)模式或是出鏢的設(shè)備,都和今天的保鏢公司運轉(zhuǎn)模式大同小異。